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热门关键词:展览 ">收藏 专题 人物 视频
首页 新闻 展览 鉴赏 收藏 视频 专题 教育 拍卖 评论 艺术家
 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
艺术新媒体联盟·新锐画家推介——连润升中国画作品欣赏
日期:2021-04-23 07:16:34      字号: T | T
本文摘要:4月16日,艺术新媒体联盟四人行走进长安画坛新锐画家连润升的工作室,对其进行了深入采访。下面让我们走进他的国画重彩艺术世界,来品读他的精彩艺术作品。『艺术简介』连润升, 原名连宪军,95年就读于西安美术


4月16日,艺术新媒体联盟四人行走进长安画坛新锐画家连润升的工作室,对其进行了深入采访。下面让我们走进他的国画重彩艺术世界,来品读他的精彩艺术作品。


 
『艺术简介』

连润升, 原名连宪军,95年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,主攻山水,基础扎实。
 
        毕业后受长安画派的影响,将山水画的“三远”通过色彩的薄厚、冷暖加以表现而画面色彩经过多次渲染,化物象为情绪,化心象为意境,使得色彩有了“深呼吸”,从而让重彩绘画跨越时代,使作品具有博大之美,雄奇之美,朴茂之美和籁之美,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。
 
        现为中国墨宝文化交流委员、陕西美术协会会员、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陕西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、山西墨夫书画院院士、副院长。
 
        近年来其作品,《漓江烟云》《山巅高处日出寒》《回望秦岭》《极天地大关》《朝霞映西岳》等作品被港、台及海内外友人收藏。



彩乐华章——品读连润升中国画作品

文/孟 樑
 
 
       “中国画”是个专有名词。对于“西画”来说,它是绘画的另一类别。以国别和媒介来界定作品种类的时代早已过去,特别是当代艺术作品都将被置于同一语境下来进行评说。中国画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,将同其它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,无法摆脱历史和时间长河的左右,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产生出诸多以地域划分的流派。

 
        在绘画技法和表现题材上独具特点的“长安画派”,就是立足于长安(西安)而创生的一个中国画流派,以描绘北方风物见长。综观长安画派继承者的艺术作品(老,中,青三代),“勾”“皴”“点”“染”的传统技法依然在起主导作用,表现题材也以描绘陕西风土人情而与其它画派形成明显区别。色彩表现以墨色为主兼施淡彩。但在石鲁等人的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重彩表现。

 
       中国画运用重彩始于唐宋,现代美术教育又对日本岩彩绘画(日本画)进行导入,使重彩绘画跨越时代而至今犹存。写意重彩画的近代虽有海派和岭南画派称雄,又有张大千,何海霞等大家的努力,以及现今活跃于中国画坛的诸位艺术家的大力推广,但如果只谈重彩写意山水,那么连润升的山水画可谓独树一帜。

 
 
 
       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的格调特色,其形成首先在于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积累。通过在长期创作实践中的领悟,得以发新芽,开新花。长期生活在陕西,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的他依然属于长安画派一员。在离开学院之后的日子里,先生上朔唐宋,从唐墓壁画和“二米”入手,得益于对“四王”——娄东派和虞山派的学习。研究成果多展现于作品构图和用笔用墨之上。此乃“一手伸向传统”的写照。那么先生在创作上“一手伸向生活”的结果是什么呢?其实就是画面用色饱和度非常高。补色并置且数层叠加。这也是澄城面花,澄城刺绣等民间艺术的用色特点。连润升就是陕西澄城人氏,民间艺术的精华被他了无痕迹的融入了自己的用色体系,这是他向生活求索的结果。

 

        近来得观连润升新作,在传统的笔墨功夫上而重色彩。画面色彩经过多次渲染,形成了浓艳而不浮躁的氛围。色层薄厚相间,借鉴水彩和油画技法,使得色彩有了“深呼吸”,将山水画的“三远”通过色彩的薄厚、冷暖加以表现。色觉差异使局部留白呈现灰色,使画面色阶在得以丰富的同时,表现出对“气韵生动”这一中国画基本理念的固守。连润升以独特审美意识,体验,把山水的特质,化物象为情绪,化心象为意境,别具新意地表现了大自然生命原生之美,博大之美,雄奇之美,朴茂之美和籁之美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。这使得我更加地关注他在未来创作中的发展,我深信有更多的朋友和我一样祈盼先生创作出不同于古人,不同于今人,不同于自己的艺术成就。对此,我充满了期待!
 
丙申秋日于长安乐游园下慕阳楼


连润升 / 作

连润升 / 作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

连润升 / 作
  
相关资讯
热点关注
一键分享
网站简介 | 广告业务 | 人才招聘 | 免责声明
Copyright © 2015 zgyscmw.net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 艺术传媒网 版权所有
电子邮箱: 314784638@qq.com 客服热线:02981564390 客服QQ:314784638
陕ICP备18001368号-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网站运营:贞元文化
法律顾问: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,我们将尽快处理,
订阅号 官方博客
统计